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正文内容
索 引 号: 004298510/2018-09571 分  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18年07月24日
标  题: 对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  号:
内容概述: 对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而镇(街、区)统计工作则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形象地说出了基层统计工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统计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以及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事前指导、预警、监测、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特别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的统计工作,如何更好地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是对各级统计部门强化统计能力建设,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随着全面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的更高要求,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当前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短缺。由于镇(街、区)工作任务多而杂,人员相对紧张,基层统计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精力无法集中于统计工作。相对于其他站办所,统计人员比较清苦,统计工作地位不高,工作任务繁杂细致,权力小责任大,人员短缺的现象一直存在。大多数基层统计人员疲于应付基本的业务,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难以切实履行统计工作职责。

  (二)队伍不稳。部分镇(街、区)的统计人员调整后长期得不到补充,致使统计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为数较少,而懂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有的镇(街、区)随意变动统计人员,有工作能力的统计人员被重用到社区或重要站所,个别镇(街、区)甚至一年一换,新接手的统计人员业务不熟,造成了工作不衔接,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加的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

  (三)设备陈旧。部分镇(街、区)计算机普遍存在配置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速度较慢,网页打不开等问题。由于办公设备更新较慢,导致办公效率大大降低。  

  (四)经费不足。一方面是在大型普查中,单位多、工作量大,仅靠统计站的力量根本完不成任务,这就需要从村中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简称两员)。通常情况下,镇(街、区) “两员”劳动报酬落实不了,“两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大部分统计站业务人员平常跑企业都是自己开车加油,燃油费不能报销,基本的统计经费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工作量大。在当前的统计管理体制下,统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统计报表有增无减,统计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加上各种繁多的统计调查项目,使基层统计人员应接不暇,压力非常大。目前,镇(街、区)一级统计机构上报的报表共有190多种;其中经常性统计报表170多种,专项调查报表近20种。这些报表的源头在社区(村)、企业,都需要镇(街、区)统计人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汇总上报,镇(街、区)一级统计机构平均每人要承担3-5个专业、20多种报表。目前,除了完成正常的业务工作,还有旅游调查、妇女儿童调查、社会治安调查、群众满意度调查、畜禽监测调查、对地调查、居民收入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等20多项专项调查。  

  (六)普查频繁。根据国家周期普查安排,10年4次大普查,频繁的大型普查给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现在的普查工作从文件上看是一种政府行为,由各级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但是,从近几年的普查实际情况来看,普查工作基本上是统计部门“单打独斗”,基层统计承受压力较大。

  (七)配合度低。报送统计数据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企业的责任,但是许多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担心如实上报数据后会加大税收增加负担,瞒报甚至拒报统计资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另有部分大个体户的规模达到了企业规模标准,只需重新注册为法人,就可以纳入新增企业,但是由于涉及到税收增加等因素,企业不愿进行注册,导致规模企业纳入受阻。  

  二、对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一)稳定统计队伍。一要按规定配齐配强统计人员,并确保镇(街、区)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够胜任统计工作的人员选拔到统计岗位;尤其是统计负责人的配备,要由具有统计、经济专业知识和协调能力强的人员担任。按照《统计法》规定,严格落实统计人员更换审批制度,统计人员变动时,必须征得县统计局的同意。二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文件要求,在镇(街、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总数之外,增设“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镇(街、区)统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多渠道调动基层统计人员的积极性。  

  (二)改善办公条件。鉴于普查任务繁重,多项数据需要计算机汇总、处理、审核,计算机的配备更新要及时。镇(街、区)优先保障统计人员的电脑配备更新,将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电脑及时更新,为日常业务及普查提供强力的硬件保障。  

  (三)加强业务培训。统计工作是一项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镇(街、区)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对镇(街、区)统计人员进行各行业、专业内容培训;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基本技能、数据采集、各类统计报表填写、基层统计台账的规范和建立等培训。尤其要加强对统计“新人”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基层统计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数据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意识,提高统计人员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的本领。  

  (四)落实经费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规定》,招聘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劳动报酬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负担,在普查经费中予以安排,并统一由聘用单位支付。镇(街、区)要按照普查对象总量和状况,科学测算所需“两员”数量及相应的工作量,切实做好预算,并按照规定兑现到“两员”,最大限度的调动“两员”的积极性,为各类普查做好经费保障。同时,镇(街、区)也要将基层统计经费列入年初预算,满足基层统计基本日常业务需要。  (五)实行绩效考核。为充分调动企业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重视统计、加强统计、搞好统计的良好局面,对“四上”企业专职统计人员按照报表时间、报表质量、报表查询等方面进行月度考核,按照考核情况兑现岗位补贴。  

  (六)推进规范建设。严格执行基层统计规范化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计规章制度,使基层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依规开展。建立企业台账,使源头统计数据生产规范、质量可靠。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定期开展基层统计规范化督导检查,督促基层把统计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  

  (七)强化依法统计。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营造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氛围;支持和保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计调查对象要自觉履行统计法定义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杜绝统计数据代填代报和虚报瞒报现象,确保联网直报数据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符,与企业财务账表相符,与企业统计台账相符,经得起各类数据质量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