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编制,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
一、总体情况
2023年,昌乐县围绕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在公开”政务公开品牌的目标,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建设,组织做好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持续创新工作制度,强化政民互动交流,加强宣传推介,扎实促进政务公开深入人心,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是多途径公开政府信息。2023年,昌乐县各部门、单位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等平台发布政府信息5600余条。其中,通过政府网站公开专栏发布信息4800余条,通过部门公众号、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平台等发布信息800余条。二是多形式开展政策宣讲。2023年,组织对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梳理,编制《惠企政策选编》,结合大走访活动,将政策送到企业,帮助企业知晓利用最新政策;组织举办“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集中宣讲会6场,先后参与企业、单位400余家次。三是多地点展示专题。确定了12个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专题,生成二维码,印制二维码矩阵图张贴(摆放)在昌乐市民服务大厅入口公示栏、政务公开专区,镇街区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村务公开栏上,方便企业群众获得关心关注信息。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3件(含2022年结转的1件),较去年增加7件,按时办结率100%。其中,予以公开的74件,部分公开的3件,不予公开的2件,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的11件,结转下年度处理3件。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被提起行政复议2件,1件维持结果,1件纠正结果;被提起行政诉讼1件,诉讼后维持结果。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一是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发布标准化,严格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督促部门及时做好日常信息发布,并由专人做好日常检测,确保政府信息准确及时高效。二是制定《昌乐县2023年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进一步明确公开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确保政府信息规范有序。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提升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调研,指导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专区、信息公开栏建设。二是组织开展“昌听民声·乐在公开”政府开放月活动41场,现场共接收群众咨询3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并帮助解决问题30余个,切实畅通线下公开渠道。三是不断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组织开展多轮政务新媒体摸排整治工作,督促政务新媒体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备案、注销工作,目前已备案政务新媒体49家。
(五)监督保障情况
一是创新实施“政务公开体验官”制度,聘任8名政务公开体验官,充分发挥其督导联络作用,以群众视角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效。二是根据机构改革和干部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全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人员,切实加强对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三是继续将政务公开工作评价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加强日常检测、季度抽查,切实提升政务公开日常工作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2022年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加强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组织到潍城区、坊子区及威海市文登区学习线上政务公开专栏建设、线下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二是加强日常工作情况通报,对发布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的部门(单位)严格通报批评,倒逼部门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突出日常考核作用,将部门(单位)日常信息发布时效、数量、质量等情况计入年底考核成绩。
(二)2023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政府开放月活动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参与人数不足,效果不理想。二是组织政务公开体验官开展体验活动不够丰富。三是基层部分镇街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较为滞后。
(三)改进措施
一是提前开展政府开放活动宣传,扩大活动知晓度,保障活动参与人数,提升活动开展质量。二是定期组织政务公开体验官参加政务公开体验活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三是继续加强对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指导,打造几个典型,带动提升全县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收取信息处理费情况。2023年,未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
(二)上级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制定的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围绕“推进更高水平决策公开、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基础”等重点方面,制定县级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分工,督促部门按期公开政府信息,各项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