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实验中学张素兰:感悟苏东坡

发布时间: 2019-01-18     来源:
 

最初想提笔写苏轼,是今年暑假欣赏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黄州突围”一文,虔诚的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很不是滋味。文章说,来黄州时,苏轼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就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与苏轼关在同一监狱里官员曾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每看到“黄州突围”的这段文字,我的心就一次次被揪痛,手中的笔似有千斤重,写不出一个字。

使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再次想提笔,是在1122日——23日在青岛召开的山东省首届好课程研讨暨青岛精品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中听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实验中学梁晓静的《走进苏轼》一课,那节课听得我心潮澎湃,那节课听得我荡气回肠,梁老师带领我们欣赏了《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逐字逐句的赏析,声情并茂的诵读,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让多少人想嫁的好丈夫。《江城子·.密州出猎》读出了苏轼慷慨豪迈,率真自信。《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读出了苏轼的清高孤傲,飘逸不群。参会以后,我又拜读了叶飞先生的《苏东坡的千年智慧》、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梁衡的《来生嫁给苏轼》等文章,一个有血有肉、才华横溢、重情重义、热爱生命的苏轼渐渐的向我走来。

夫妻真情:来生嫁给苏轼

“都说女人最容易被文字所打动,五千年来,真正用文字打动我心弦的惟有苏轼一人而已。才子佳人的婚姻,历来是婚姻的至高境界,那么,我要认真地,虔诚地,刻苦地……修炼今生,也许上帝受了感动,可怜我的一片苦心,让我转世投胎为一个才貌双全的美人,满足我千年等一回的愿望——嫁给苏轼。”这段文字情之切切,意之殷殷,是梁衡先生在《来生嫁给苏轼》文章中的一段真情告白。我们从苏轼为王弗写下的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或许能够体味这份真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想当年,16岁貌美如花的王弗嫁给19岁风华正茂的苏轼,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幸福美满,然而,十一年后王弗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点点滴滴的泥水中,包含了多少情和爱!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弗何幸,得如此优秀的男人“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作为女人,得其中一个十年就已足矣,二十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王弗地下有灵,也该笑得如鲜花般灿烂吧。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二十五年的真情相伴后,王润之又病逝了,使苏轼的情感再受重创。苏轼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王润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公麟(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并终于在十一年后由苏辙将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灵柩与苏轼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

除了这两个妻子外,还有一个由侍妾扶正的王朝云。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苏轼如此得女人的爱恋吧,三十三岁的朝云在扶正了十一年后又病逝,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丰湖边上,俯瞰二人一起开辟的放生池,一湖净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竟然令苏轼不忍重游。朝云死后,苏轼就一直鳏居,再未婚娶。他给朝云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每逢暮雨倍思卿”,在苏轼此后的日子里有多少夜雨孤灯,朝云就这样款款地走在暮年苏轼的深情里,直到永远。

手足情深:但愿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真性情还彰显于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在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东坡经受不住了,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他想闭闭眼、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也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他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对不起老妻,又特别想念弟弟。他请一位善良的狱卒带了两首诗给苏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苏轼病重,念念不忘的是:归来之后始终不见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苏东坡对兄弟、对他人的真情剖心,对处在现在的人情环境中的我们是不是能够寻找到另一种真正的人性真谛。苏东坡面对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的感悟,可以启发我们对个人工作乃至社会责任的思考。

天真精彩:超然的人生智慧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文学全才、奇才,在散文、书法、绘画、宋词、诗赋等方面全面开花,而且其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以及人生智慧更值得我们细细体味,认真摸索。在他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贬黄州、没有官俸、只好开荒于团练营的东坡以糊口时,还自称“东坡居士”,大有“审容膝之易安”的乐趣。不但如此,苏东坡还是地地道道的美食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腿、东坡芽烩、东坡肉等等。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仗藜徐步,引以为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谁能作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的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哪个能行?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历经种种之后,他更懂得收藏和珍惜一点一滴的快乐,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