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各类文件学习会议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21-09-22     来源:

小学劳动教育各类文件汇编下发后,我县于95日至19日组织的线下时间分散学习,全县523名任课教师参加了学习,学校并根据文件精神选取各校活动主题,制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计划。通过学习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中的重要。通过学习更加明白了:

一、学习中进一步加深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认识。

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 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念植入教师心中。

1.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 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 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 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任务

1.通过亲历、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 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 题的初步解释。

3.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 和生活。

四、掌握了选择课程的依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 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 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2.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 所,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不断获得发展。

五、优秀课例为综合实践教师的教学指引方向。

透过观看学习的《学校和社会遵守规则情况——问调查方法》、《喵星人的智能家》、《学会制定活动方案》、《多米若骨牌》、《怎样预防传性染疾病》5节课的学习,老师们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以下课型:

1.考察探究型 ——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 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

2.社会服务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 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 分享活动经验。

3.设计制作型—— 教师在教学中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 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 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动过程中,鼓 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 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设计制作 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 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型——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 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如《喵星人的智能家》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小学教研室 陈淑娟)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