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基于核心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发布时间: 2022-09-30     来源: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质量分析研讨会评课

9月28日上午,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在昌乐北大公学学校举行2022年昌乐县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质量分析暨深化“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教学研讨会,齐都实验的巢慧敏和北大公学的杨雅楠分别出示了《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两节公开课。这两节课给我们的初三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主要亮点

1.能够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出了体现学科素养的目标要求。两节课的学习目标都突破了原来三维目标的设计,目标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并且目标表述较为科学完整,有较好的操作性,可评价可测量。

2.教学框架条理清晰。通过呈现三个板块:探访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原因,追寻一群巨人的“心灵呼唤”——代表,见证一个时代的“璀璨光辉”——影响来进行教学。设计新颖,立足课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教学重难点突出,环环相扣,框架清晰明确。

3.教学过程设计丰富多彩,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史料分析等多种学习活动,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巢老师设计了多种材料让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通过辩论的方式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等。

4.教师重视理解性的教学设计,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结论性的问题通过补充大量材料,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如杨雅楠老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时借用了大量材料和图片,通过分析这些史料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5.教师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既突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又注重中外联系。如杨雅楠老师在授课中注重新航路开辟与西欧经济社会发展、文艺复兴之间的联系,又注重了中外知识之间的联系。

6.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理念,教学活动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较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都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评价任务设计与学习目标匹配的较好。如杨雅楠老师的课堂分为三个板块“探路”“寻路”“思路”分别对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较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

7.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两节课授课方式均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式为主,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充分激发学生思考,训练历史思维,教师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杨老师非常注重史料实证,通过一系列的史料,让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分析历史问题,自己得出历史结论,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体现了历史课堂要以学生为主;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中外联系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整堂课注重实效,注重让学生总体把握,深化理解。

二、几点思考

我们还要看到,两堂课评价任务的设计还是比较零散,教师在设计评价任务时应该考虑设计情境化、空间感强的大任务,同时还要重视评价任务催生的评价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转变思想,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新课改对教师实施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还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并给学生以正确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的指引。例如:在《文艺复兴》一课中,对于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在文学艺术大师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老师出示了几个作品让学生进行了观察与解读,感觉没有讲出作品的独特而精彩之处;在《探寻新航路》一课中,教师提出学习评价任务,让学生到屏幕前画出并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其中有个学生把到达地点标在了近北美洲的美国北部沿海地区,这个地理位置应该是错误的。哥伦布船队第一次远航抵达地点应该是巴哈马、海地等,也就是西印度群岛。但是,教师在点评时,并没有予以纠正,错过了生成新知的时机。

这两节课,总体上还是比较精彩的,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目标达成都比较高,但是,教无止境,许多方面还需要教师精心打磨,积极反思改进,不断提高。

(县教研中心 秦世军  北大公学 郑书刚)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