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昌乐县用活用好“税力量”持续优化政务环境

发布时间: 2024-05-06     来源:部门供稿
    2023年来,昌乐县坚持聚焦小微大众、问需解难、流程标准,不断夯实服务基础,理顺服务机制,创新服务项目,持续优化税收政务环境,努力让纳税人缴费人常沐“便民春风”,常享“政策红利”。
    一、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一是融入基层治理,联动问需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县税务局、朱刘街办协同配合,将税费服务内容纳入街办开发的“综合性网格巡查巡检平台”微信小程序,辖区内4个社区各配备1名税务网格员,与街道办事处的155名社会网格员形成“双员包靠”,落实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涉税需求提报等6大类18项工作任务,使涉税宣传辅导更具针对性。二是落实管服集成,“治未病”“释红利”同步推行。按照“属地+专项”原则,做好社会网格员和税务网格员协同任务的对接分配,提升社会网格力量在税收服务领域的参与度。社会网格员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辅助税务机关开展代开发票数据协查、轻微涉税发票投诉核实等涉税疑点核查,将税收监管的“探头”延伸到街头巷尾,有效化解潜在税收风险。三是搭建连心桥,构建征纳沟通新格局。将“枫桥经验”应用于基层税收服务管理实践,社会网格员在日常巡查和协助走访时,发现问题后通过“综合性网格巡查巡检平台”及时向税务网格员“吹哨”提醒;组建“首阳蓝韵”疑难问题协调服务队,配备1名税务师和1名法律顾问,制定《税费争议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从制度保障、人员配备、设施设置方面给予倾斜,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确保涉税涉费矛盾快调快解,已化解轻微涉税发票投诉13起。
    二、打造“税引擎”提升服务便利度。一是靶向推送,税惠红利“早知晓”。依托电子税务局、“鲁税通”、税企微信群等平台,开展税惠政策精准“滴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送政策提醒信息,并开展远程咨询辅导,及时解决各类涉税疑点问题。目前,已发送信息3.4万余条,远程辅导1300人次,帮助解决涉税问题257个。二是上门问需,纾困解难“添暖意”。按行业类别编制《税费优惠政策汇编》和《致全县纳税人缴费人的一封信》,组织成立7个青年志愿服务小组,分批开展入户走访调研活动,共走访企业11358户,实现了辖区正常经营企业的全覆盖;制定《走访活动意见建议反馈表》,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并分析反馈,已征集、解决涉税问题46个。三是管家服务,跟踪帮办“安心享”。建立“宣讲+服务+回访+帮办”机制,抽调32名业务骨干组建“税务管家”团队,通过线上“一对一”解答、“屏对屏”互动,线下“手把手”辅导、“面对面”跟踪回访,形成“一站式”帮办服务台账,及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涉税问题和诉求,已帮办服务企业5672家次。
    三、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一是“诉求响应”提级办。由办税服务厅牵头,纳税服务中心、税政股、征收管理股等科室选派业务骨干组成线下服务团队,注重收集服务过程中纳税人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规范诉求登记响应台账,为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式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分类分级的诉求类型,及时向相关科室分配诉求任务,打通各类诉求沟通、解决渠道;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走访座谈,系统梳理中小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研究务实管用的解决措施,及时响应纳税人缴费人合理诉求。二是“跨境服务”精准办。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个性化税费服务力度,不断丰富完善跨境税收服务举措,为企业境外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推行出口退税发票及出口报关单信息“免填报”,积极引导出口退税企业应用,进一步提高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便利度;借助服务热线、办税大厅等多渠道,加强跨境经营高频疑难涉税问题的收集整理,方便为企业解疑释惑。三是“简事”快速办。设立“简事快办”窗口,结合纳税服务规范,梳理“简事快办”事项清单,实现简单涉税事项即来即办、即办即走;配备业务熟练的导税人员,精准分流繁简业务,符合“简事快办”清单的事项无需取号、无需排队即可办理;实行动态调整,根据实际工作要求与办税流程不定期更新“简事”清单,平均缩减纳税人等候时长4分钟以上,有效缓解综合窗口的业务压力。
扫一扫手机打开